【科普专栏】流感病毒来袭,家长别慌,听我讲



     天气骤冷,随着流感季的到来,各类呼吸道病毒接踵而至,而近日流感病毒最为严重,人来人往的儿科病区里,孩子的咳嗽声、哭声此起彼伏。

一、什么是流感?
     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症状包括畏寒、高热、头痛、乏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咳嗽、喉咙痛等。传染性强,但病程短,常呈自限性,病初2~3天传染性最强,7~10天可自愈。
      二、并发症
      流感可能导致肺炎、心肌炎、脑炎等严重并发症,重症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      三、如何治疗?
      轻症患儿可多休息、多喝水、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并服用退烧药和止咳药等缓解症状;重症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抗病毒等治疗。
流感症状出现后,尽早开始规范治疗!抗病毒药物在出现流感症状后48小时内使用最为有效,可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。即便超过48小时以上,抗病毒治疗依然有效。
      四、以下情况须立即就医
      若患儿出现高热,或口服退热药后体温不降,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、肤色发青或发灰、严重头痛、严重或持续性呕吐、嗜睡或无精打采、烦躁不安、流感症状好转后再次出现发热伴咳嗽、出疹等情况时,需立即就医。
      五、如何预防
      1.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和通风。
      2.做好自我保护措施,在流感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活动、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,前往公共场所时戴好口罩。
      3.及时接种流感病毒疫苗。
      4.适量多喝水,可使我们的呼吸道黏膜避免干燥,减少病原菌的侵袭。
      5.对于有重症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,可以暂时用药物预防。奥司他韦对预防甲型、乙型流感有一定效果,也可试用中草药预防,但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。
      六、日常护理
      1.清淡易消化饮食,足量饮水,避免辛辣刺激、油腻食物,以免增加胃肠负担。
      2.注意饮食营养均衡,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及蛋白质。
      3.在出现症状24小时内居家隔离,避免与他人接触,勿到人多的地方去,若必须接触他人或外出,应戴好口罩,以免传染给他人。
      4.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(使用肥皂或香皂,流动水洗手,洗手时间至少达到15~20秒,也可使用含酒精的清洁剂)。
      5.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上臂或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和口鼻。
      6.保持居住环境充分通风。
      7.保持充足休息。
       七、预后
      流感的预后好坏与病毒毒力及自身免疫状况有关。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,流感症状多在7~10天消退,病程呈自限性。
      但对于重症流感患者合并有并发症时则需要住院治疗,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人、儿童、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,少数患者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。
      祝愿每一位小天使都能早日康复,快乐无忧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供稿:儿科    王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