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yl6809永利官网官网!

【科普专栏】被“冻住”的脸如何能“解冻”?


您是否见过这样的面容呢?一侧面部肌肉松弛,眼睛无法完全闭合,嘴角歪斜,连最基本的抬眉、闭眼、鼓腮都难以完成。这,就是面神经麻痹患者常常遭遇的困境。它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“面部寒潮”,让患者的脸仿佛被“冻住”,不仅影响外貌,更给日常生活和心理带来诸多困扰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下面神经麻痹这个疾病。


面神经麻痹

面神经麻痹,俗称“面瘫”,是由于面神经受损而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病症。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,其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多见,我们平常所说的面瘫大多指这一种。

引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原因多种多样。寒冷刺激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,在寒冷的季节,如果面部保暖不当,面神经可能会因受到寒冷的侵袭而发生水肿,进而导致功能障碍。病毒感染也是重要原因,比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,就可能在侵犯神经节的同时累及面神经,引发面瘫。此外,中耳乳突炎等耳部疾病、头部外伤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都有可能导致面神经麻痹。

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的瘫痪。发病通常较为突然,患者往往在清晨洗漱时发现嘴角漏水、面部不对称。患侧的额纹会消失,不能皱额蹙眉;眼睛闭合不全,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,露出白色巩膜,俗称“贝尔征”;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,露齿时口角偏向健侧;鼓腮、吹口哨时漏气等。这些症状不仅让患者的面部失去了往日的灵动,还可能导致食物残渣滞留于患侧齿颊间隙内,引发口腔卫生问题,甚至影响进食和言语表达清晰程度。

面神经麻痹的治疗

一旦出现疑似面神经麻痹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、体格检查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,如面神经肌电图、头颅磁共振成像(MRI)等,来明确诊断,并判断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和部位,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。

对于面神经麻痹的治疗,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,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,如泼尼松,它可以减轻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,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并遵循医嘱。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,在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瘫中可发挥作用。同时,还会给予神经营养药物,如维生素 B1、甲钴胺等,促进神经的修复。此外,中医的针灸、理疗等方法在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疗效。针灸通过刺激面部穴位,可起到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的作用,促进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。理疗则包括热敷、红外线照射等,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神经水肿。在治疗期间,患者还需注意面部保暖,避免冷风直吹;进行面部肌肉的康复训练,如对着镜子做皱眉、闭眼、鼓腮、吹口哨等动作,有助于促进肌肉功能的恢复。

大多数面神经麻痹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,症状会逐渐改善,一般在 1 - 3 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。然而,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,如面部肌肉挛缩、联动症等。因此,面神经麻痹的预防尤为重要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要注意面部保暖,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出门时,可佩戴口罩、围巾等。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,预防病毒感染。避免过度劳累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。

面神经麻痹虽然会给患者带来一时的困扰,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,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,大多数患者都能够重新恢复往日的笑容。让我们一起关注面神经麻痹,用科学的知识和积极的态度,为面部健康保驾护航。


 

供稿:吕若彤